最早提到“狼顾鹰视”这一面相,是唐朝房玄龄等人所著的《晋书》。其中有“魏武察帝有雄豪志,闻有狼顾相。欲验之”和“迹其猜忍,盖有符于狼顾也”这样两句话。曹操听说司马懿这个人很不简单,不但有欲取天下之心更坚持生具异相——狼顾鹰视。那么我们可以推测出,最晚在三国时期,人们对这种面象就已经有了各种传说。
“狼顾”其实本没有贬义的意思,最早是因为狼性格谨慎狡猾,无论何时总喜欢前后左右观察四周。苏秦游说齐王的时候,就曾经用过这个词语,但那时候的意思是担心后方被敌人攻破。由于古代中国人,尤其是中原地区对狼有十分严重的偏见,所以不知何时起这个词已经具有了贬义的意味。
在一些历史学家看来,要说起“狼顾鹰视”这种十分考验颈椎强度的面相,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但凡是通过谋逆得到皇位的人几乎人人都有。无论是篡取汉家天下的王莽,还是谋杀唐朝皇帝的朱温,乃至于火烧少林寺的六姓家奴,逃跑将军国民党陆军中将石友三,似乎都生而具有这样的奇异面相。然而在历史上,真正具有狼顾鹰视面相的人,其实只有一个,他就是结束汉末三国乱象,建立西晋王朝的司马懿。除了司马懿之外,其他被传说具有这样面相的人,其实更多的是想说他的性格和作为像司马懿一样。
那么被传说的十分神奇的“狼顾鹰视”,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面相呢?其实说白了这种面相也很简单,首先具有这样面相的人,眼光特别锐利逼人。普通人和他对视,会觉得很不舒服;其次,这样的人平时警惕性特别高,所以经常的会观察自己的背后和两边。其实说白了,心思深沉,性格狡诈多疑的人一般都会具有这样的特征,只不过我们不会把它上升到狼顾鹰视这样的程度。
沧沧莽原,难得鬼话连篇,吾自瞎说清青史,看官但有清闲。不求富贵显达,三个大子儿,两杯浊酒,一碟花生,半夜心更安。历史莽原泣血原创文章,看官随意转载,注明出处就好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