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條目之中立性有争议。其內容、語調可能帶有明顯的個人觀點或地方色彩。 (2020年3月16日)加上此模板的編輯者需在討論頁說明此文中立性有爭議的原因,以便讓各編輯者討論和改善。在編輯之前請務必察看讨论页。
西北剿匪是第二次国共内战后期,中國共產黨领导解放军和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西北地区,对仍效忠于中华民国政府的武装勢力进行多次围剿、平叛的军事行动的稱呼,亦是当时进行的全国大剿匪一部分。依各省情况,又可细分为新疆剿匪、青海剿匪、甘肃剿匪、宁夏剿匪。
西北剿匪新疆戰爭與第二次國共內戰的一部分日期1950年-1958年地点 中国西北结果
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勝利参战方
中華民國
中國國民黨
中华人民共和国
中國共產黨指挥官与领导者
蔣介石 李彌 韓亦木 馬虎山 馬元祥 † 馬良(被俘) 麥斯武德(被俘) 烏斯滿·巴圖爾 堯樂博士
毛澤東 王震参战单位
中華民國國軍 新疆反共復國軍
中國人民解放軍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伤亡与损失
被全殲
不明
1949年4、5月间,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军取得渡江战役胜利后,其在第二次国共内战胜局已定。退守广州的中华民国中央政府拟定兰州决战计划,意图守住西北地区。但在8月兰州战役后,解放军即迅速占领甘肃、青海。近逼新疆。新疆境内的两股主要力量——中华民国国军驻疆部队和三区革命政权皆倒戈于中国共产党。9月,新疆和平解放。但此后,甘肅,青海,寧夏與新疆省皆有叛乱發生。叛亂分子主要為回民(中華人民共和國稱回族)、撒拉族等穆斯林。